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问民疾苦

丘濬〔明代〕

衮衮诸公着锦袍,不知民瘼半分毫。
频斟美酒群黎血,细切肥羊百姓膏。
烛泪落时民泪滴,欢声高处怨声高。
为官若不知民苦,虚受朝廷爵禄叨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那些达官显贵们穿着华丽的锦袍,对百姓的疾苦半点也不知道。
频频斟满的美酒,是百姓的血汗;细细切好的肥羊,是百姓的脂膏。
蜡烛流泪的时候,正是百姓在哭泣;豪门欢歌最响亮的地方,百姓的怨声也最高。
当官如果不懂得百姓的苦难,就是白白接受朝廷的爵位俸禄,实在是叨扰了。

注释
衮衮:纷繁众多貌。
民瘼:民众的疾苦。
群黎:万民;百姓。

简析

 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揭露权贵的昏聩与贪婪:那些大官们穿着华服,对百姓疾苦毫无察觉。他们杯中的美酒是百姓血汗,盘中的肥羊是民众脂膏,享乐的烛泪与百姓的泪水同落,宴饮的欢声里藏着更高的怨声。末句直指要害——当官若不懂民苦,便是白受朝廷俸禄。全诗用鲜明对比戳破权贵奢靡的假象,字字带刺,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与对贪官的斥责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西桥柳色

许德溥 许德溥〔明代〕

渠畔龙宫枕大堤,春风夹岸柳梢齐。
羊肠白道穿云出,雁齿红桥亚水低。
沽酒清阴时系马,招凉短槛几留题。
更添蜡屐游山兴,为问平湖西复西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静者居记

高启 高启〔明代〕

  浔阳张君来仪,以“静者居”名其所寓之室,尝属予记之,久辞而未获。

  一日,与客往候之,入其室,竹树翳深,庭户虚寂,落然无嚣声。客顾而叹曰:“美哉居乎!使张君不勤动于外、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,非是居乎?”

  予谓客曰:“子何言之戾耶?今有人焉,处空谷之中,栖长林之下,干戈之声不闻,车马之迹不至,其居静矣。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,穷约之忧每拂乎虑,虽夷然而行,块然而坐,颠倒攫攘,无异奔骛于埃壒者,子谓其果静乎?又有人焉,游于邑都,宅于市里,邻有歌呼之喧,门有造请之杂,心倦乎应答,身劳于将迎,其居非静矣。而抱廉退之节,慎出处之谊,虽逐逐焉群于众人,而进不躁忽,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,若云烟之过目,漠然不足以动之,子谓其果非静者乎?盖静也系于人,不系于居。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,是居之静无与于人,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。虽然,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,然非此之谓也。《传》曰:‘居天下之广居。’广居,仁也。自克己以复之,主敬以守之,至于安重而不迁,渊靓而莫测,则其体静矣,故曰‘仁者静’。张君之志,盖在于是,而假以名其室,子岂未之思乎?”

  客未有以应。张君起而谢曰:“ 若居仁而静者,虽非愚所及,则愿学之焉。子之言备矣,岂不足记吾居哉?请书之。”

  顾予欲静而未能者,姑书以识之,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杨景行传

《元史》〔明代〕

  杨景行,字贤可,吉安太和州人。登延祐二年进士第,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。会昌民素不知井饮,汲于河流,故多疾疠;不知陶瓦,以茅覆屋,故多火灾。景行教民穿井以饮,陶瓦以代茅茨,民始免于疾疠火灾。豪民十人,号十虎,干政害民,悉捕置之法。乃创学舍,礼师儒,劝民斥腴田以膳士,弦诵之声遂盛。调永新州判官,奉郡府命,核民田租,除刬宿弊,奸欺不容,细民赖焉。改江西行省照磨,转抚州路宜黄县尹,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。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,发擿奸伏,郡无冤狱。金溪县民陶甲,厚积而凶险,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,由是官吏畏其人,不敢诘治,陶遂暴横于一郡。景行至,以法痛绳之,徙五百里外。金溪豪僧云住,发人冢墓取财物,事觉,官吏受贿,缓其狱,景行急按之,僧以贿动之,不听,乃赂当道者,以危语撼之,一不顾,卒治之如法。由是豪猾屏迹,良民获安。转湖州路归安县尹,奉行省命,理荒田租,民无欺弊。景行所历州县,皆有惠政;所去,民皆立石颂之。以翰林待制、朝列大夫致仕,年七十四卒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