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天晓角·采石矶蛾眉亭
徐媛〔明代〕
双峰斗碧,寒玉横秋壁。两道弯环天际,凝无限、青螺色。
断岸涛声急,似奏临邛瑟。鸾镜绿窗人去,惟留取、春山迹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两座山峰如同碧玉般相互对峙,秋日的石壁前横亘着一片寒玉般的景致。两道弯曲的山峦延伸至天际,凝聚着无限的青螺般的色泽。
陡峭的江岸涛声急促,仿佛在弹奏临邛的琴瑟。绿窗前对镜梳妆的人已经离去,只留下如春山般的眉痕印记。
注释
弯环:弯曲如环。
青螺色:如同青螺(一种外壳呈青绿色的螺类)般的色泽。
简析
这首词以双峰、寒玉、秋壁等意象勾勒出清寒秀丽的山水图景,斗碧、横秋赋予景物动态与季节感。下阕涛声似瑟视听交融,转写人事,人去迹留的对比暗含怅惘,以春山眉痕隐喻相思,山水之景与怀人之情浑然一体,意境清婉,余韵悠长。
徐媛
(1560—1620)苏州府长洲人,字小淑。副使范允临妻。工书画,好吟咏。与寒山陆卿子相倡和,吴中士大夫交口誉之,称吴门二大家。有《络纬吟》。 8篇诗文
赞急先锋索超
施耐庵〔明代〕
生居河北最英雄,累与朝廷立大功。
双凤袍笼银叶铠,飞鱼袋插铁胎弓。
勇如袁达安齐国,壮若灵神劈华峰。
马上横担金蘸斧,索超名号急先锋。
蝴蝶泉
徐霞客〔明代〕
南二里,过第二峡之南,有村当大道之右,曰波罗村。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,余闻之已久,至是得土人西指,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,投何巢阿所栖僧舍,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。
山麓有树大合抱,倚崖而耸立,下有泉,东向漱根窍而出,清洌可鉴。稍东,其下又有一小树,仍有一小泉,亦漱根而出。二泉汇为方丈之沼,即所溯之上流也。泉上大树,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,须翅栩然,与生蝶无异;又有真蝶千万,连须勾足,自树巅倒悬而下,及于泉面,缤纷络绎,五色焕然。游人俱从此月,群而观之,过五月乃已。
余在粤西三里城,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,至此又以时早未花。询土人,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,或言以花形相似,故引类而来,未知孰是。